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网 > 下设单位 > 正文

调查:内蒙古大学生择业观悄然在改变

发布日期:2016/6/22 21:23:10 浏览:696

是坚守大城市,还是选择到生活、工作压力略小的基层?是选择做公务员、进入国企与事业单位,还是选择进入企业,或者自己创业?这些问题,成了近段时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必须直面的问题。那么,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内蒙古大学毕业生持怎样的就业观?又是一年“求职季”,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理想现实寻求一致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文学功底还算可以,本来想找一份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好歹做个小白领。可到人才市场一看,招我这个专业的基本上都与销售挂钩,实在是不想干。”即将毕业的我区某高校学生小潘这样抱怨。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今年应届毕业生中,小潘的经历不是个案,经过与招聘单位的一番“博弈”,自信满满入场的大学生们出场时不少都耷拉着脑袋。

“由于我国优势产业还是加工制造业,新投入的就业岗位以产业链下游的第三产业为主,白领人才供过于求,理想岗位减少导致就业难,激烈的竞争又降低了大学生在应聘时的谈判地位,‘学无所用’的现实令部分求职者难以接受,因此出现了就业难现象。”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院长嘎日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专业是否对口、工资待遇是否达到预期、有无五险一金、工作是否体面、公司老总性格等……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这些因素成为大学生选择工作时所考虑的首要问题。“我毕业后想找份文员的工作,可以呆在办公室,轻松一点,最好有五险一金。”小潘谈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时这样对记者说。

“一些学生在面试时表现得不够自信,回答面试官问题时吞吞吐吐,难以全面地展示自己的真才实学;一些求职者在面试时弄虚作假,谎报实践经验,甚至在学历上作文章,择业诚信缺失。”一位负责招聘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在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绝大部分本科在校生对于就业只有模糊打算,甚至有一些没有作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

“慢就业”现象增多

在一个单位实习了一阵子不喜欢便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接着实习。对于我区某高校即将毕业的小余来说,实习不是为了稳定工作,而是为了尝试工作。面对记者的采访,小余坦言:“没有明确的规划,也不着急工作挣钱,在尝试中慢慢寻找兴趣。”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像小余这样不着急就业的同学并不少,而这则被称为“慢就业”。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求职难”是不少同学选择“慢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找份适合的工作压力山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云娜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她共投了30余份简历,有的石沉大海,有的经历了面试后被刷下来。虽然已经收到了两家民营公司的“offer”,但她表示会继续投放简历,“希望找到一份既适合自己,又特别喜欢的工作。再等等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嘎日迪表示,“慢就业”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面对更多的选择,大学生开始注重职业长期规划和就业质量。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家庭条件较好的毕业生中,因此广大毕业生应当量体裁衣,针对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

基层有基层的精彩

日前,在我市举行的一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小张把简历投给了赤峰的一家公司。小张告诉记者,受经济下行、化解过剩产能等因素影响,自己所在的专业今年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这就需要把眼界放得更宽。

“每次回老家,我都能感受到家乡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感觉到,家乡更需要人才去添砖加瓦。回报家乡,这是我们年轻人的使命。我知道去基层工作会更艰苦,但是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是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李浩天也选择回家乡通辽就业。

“就业环境变了,大学生的就业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招聘会现场,一位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李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基层工作岗位引才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仅越来越多的当地生源选择回家乡发展,还有不少非当地生源也选择去基层工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对发展空间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也使他们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更趋于理性。“在职位和城市地理位置之间,我优先考虑的还是职业。就业不仅是为了安身立命,也是为了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生活,在关注职业前景的同时,我还注重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小张说。

就业观趋于理性

嘎日迪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难”,主要问题仍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社会用工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状况不相适应,“一方面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用工需求。”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近年来,逐年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倒逼出一种新的现象,毕业生就业观日趋理性、更为科学与多元化。同时,高校也不再简单地关注就业率,而是将就业与育人相结合,帮助毕业生提升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明确自己的个性特长,精准推送就业服务,从而提升就业满意度与个性化的就业匹配度。

“其实,无论是用工方还是求职者,只有清晰深刻地了解自身所长所短方能找到最好选择。”嘎日迪认为,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广大求职者应主动放低姿态,在不断实践中充实自己,收集各种适用就业信息以备不时之需。企业在保证利益的情况下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适当增加技术岗位缓解社会压力。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