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网 > 下设单位 > 正文

::紫光阁::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7/26 1:14:00 浏览:670

一、基本情况

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总面积为6.4万平方公里,人口170万。黄河几字湾自西向东横贯巴彦淖尔全市,境内有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和180公里长的总干渠(二黄河),黄河水浇面积1000万亩。黄河水养育了巴彦淖尔人,同样黄河水也让黄河北岸长期受黄河阴渗土地盐碱化严重,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种养殖结构单一等多种因素,仍有162个贫困嘎查村5.97万贫困人口。2014年巴彦淖尔市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抓手,开展“三到村三到户”、“金融扶贫富民”、“扶贫攻坚资金整合”三大精准扶贫脱贫措施,加快实施黄河北岸贫困带、总排干两侧贫困带和边境牧区贫困带,山地丘陵旱作农牧业区、乌兰布和沙区“三带两区”扶贫攻坚工程,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实现心中的中国梦—脱贫梦、致富梦和小康梦。

二、主要特点和做法

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求,巴彦淖尔市委、政府联合下发了《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以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即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文化室建设、便民连锁超市和农村牧区常驻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十个工程)工作为抓手,从2014年到2017年,在全市确定的162个贫困嘎查村及贫困户中,开展以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三到村三到户”工作。通过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做到规划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干部跟着项目走,实行扶贫规划、项目、干部与扶贫对象无缝对接,实现精准扶贫。

(一)组织到位、责任到人

按照市委要求,建立市、县、苏木镇、嘎查村联动机制,实行领导包片、单位帮扶、干部包户的定点、定人、定责帮扶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2014年5月20日,市委常委会通过由市委组织部、市直属机关工委、市扶贫办起草的《巴彦淖尔市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驻嘎查村干部选派管理暂行办法》。按文件要求,在市级领导联系的贫困乡镇苏木选择40个村,确定市直单位定点帮扶,选派驻村工作队进村帮扶。市直机关干部职工迅速行动,短短几天就组建驻村工作队40个,队员103人,分别进驻40个嘎查村,一驻四年,落实干部驻村包扶责任。

(二)统一行动,干部进村办实事

5月30日召开了全市驻村工作队进村启动大会,一驻四年。进村前,开展了干部进村工作培训,从工作重点、流程规范、时限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明确了驻村工作任务。进村后,驻村工作队与镇村干部一起召开群众大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议、与贫困农牧民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为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在公正、公开、公平原则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成功探索出了“五步两公示一公告”精确识别的方法和路径。第一步:农户自愿申请和群众提名相结合产生初始名单。各村支两委将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宣传贯彻到每个农户家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自愿填写《贫困户申请书》。第二步:以组群众会议初评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相结合确定贫困对象。对贫困户申请名单,先由各组召开群众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张榜公布、再由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定。第三步:村级初审公示。将初选名单在行政村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第四步:乡镇审核公示。乡镇党委政府集体开会审核,审核后将入选名单在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第五步:县级审定公告。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审定,确定贫困户名单,审定结束后在各行政村进行公告。按照个人申报、入户调查、村(组)评议等方式严格掌握。对嘎查村内的贫因户公开公示,扶贫对象经县、苏木乡镇、嘎查村、组四榜公示、群众无异议后造册登记,微机管理,精准识别了扶贫对象。这一方法很快在全市扶贫攻坚中推广,覆盖了43个苏木镇、190个行政村、748个村民小组,惠及2.33万户农牧民。

(三)真抓实干,农牧民群众真欢迎

贫困嘎查村脱贫规划编制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同步推进。依照自治区、市委有关文件要求,整合各类涉农涉牧项目资金,每村每年45万元,领导包扶每村每年65万元,集中安排到被扶持的贫困村和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对列入扶贫范围的贫困嘎查村和所涉及的贫困户制定四年脱贫计划。截止2015年11月末,市直机关驻村工作队共协调整合住建、交通、林业、土地等项目资金3.27亿元,帮助贫困嘎查村兴建各类规格养殖棚圈5206栋42万平米、温室拱棚563座450亩、饲草料棚(库)860个3.8万平米,购进基础母羊7956只、种驴201头,还有少量用于金融扶贫及村组道路、农田滴灌、水利设施改造以及旅游餐饮住宿、股金入股合作社等。驻村工作队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利用“富农贷”“强农贷”政策,扩大信贷投放,最大限度地满足贫困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的贷款需求,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0.62亿元;“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农村牧区贫困家庭子女340人,51万元;向农牧区贫困户发放种养殖互助资金试点项目76个,借款1700万元;101个贫困嘎查村纳入了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范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化养殖等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嘎查村倾斜。市直各单位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帮扶。如市国土资源局为杭锦后旗沙海镇沙海村安排总投资2600多万元的土地整治项目2.7万亩,投入30万元用于建设该村支委会活动室、维修村道、安装路灯以及打机井;市民委为磴口县隆盛合镇民兴村每一户贫困家庭贷款建立信用信息档案,为70户贫困家庭发放贷款300万元;市林业局实施扶贫造林工程,为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白银厂汗村争取到防护林建设项目总投资31.5万元,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当地村民的幸福指数。中旗新忽热苏木巴音查汗敖包嘎查支部书记杨占荣说,工作队送温暖、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送思路、送信息,牧民非常欢迎。

三、效果与启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通过驻村工作队实施扶贫项目和政策,使村级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村级经济明显发展,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现在,放眼河套大地,从远处看,整齐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近处看,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村道两旁栽上了垂杨柳,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上了健身器材等。据统计,2015年“三到村三到户”贫困嘎查村脱贫人口人均增收1051元,增幅达30。据抽样调查和综合测算,2014年通过“十个全覆盖”扶贫攻坚工程可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2015年可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在精准扶贫实施工作中,市直机关驻村工作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深体会到“三到村三到户”扶贫攻坚工程是富民工程、民心工程。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在驻村帮扶工作中,突出重视加强嘎查、村基层党支部的作用,首先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建设好村委领导班子,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市直机关选派驻村工作队长多数为科级后备干部,全部履行了任职手续,被任命为所驻嘎查村的第一书记、副书记或者主任助理,切实充实和增强了基层组织班子建设。驻村工作队深入宣传“三到村三到户”扶贫项目的内容、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政策规定和操作流程,让贫困村民了解政策、熟悉流程,宣传典型,开拓思路,更好的发挥贫困村村民参与决策、参与建设、参与监督的作用。如市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在帮扶村开展“干净人家”、“精巴媳妇”等评选活动,提升村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帮助村里制定乡规民约,在全体村民中弘扬公序良俗,以法治的精神来引导村民自觉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让和谐乡村和法治乡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二是抓住农牧民扶贫攻坚的这个主体。群众是“三到村三到户”扶贫攻坚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力量。引导和调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让他们献计献策、投资投劳,用勤劳的双手去建设自己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市直机关驻村工作队围绕“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工作的内容,扑下身子,走到村头田野,与镇、村、社干部组织社员们一起投工投劳,进行村庄整治,拆除危房、开挖垄道、拉土运沙等开展清理“五堆”、村庄道路三打通等工作,与村民同吃同住,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与村干部总结出一套高效的“五多四掌握”(五多:就是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多交流、多走访;四掌握:就是学会掌握群众的心理、情感、需求和期盼做的工作)工作法,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特别是把项目选择权、实施权和资金使用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了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若干名义务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责,对项目的建设内容、质量等严格督查,保证了项目实施的质量。贫困户谢鹤仁说,驻村干部帮助我们盖院墙、建羊圈,他们做的实事好事看得见、摸得着,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真心带领我们脱贫致富。

三是抓住“三到村三到户”驻村工作队这个关键。选派干部下基层驻村,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广大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在艰苦条件中磨练意志,在复杂环境中砥砺品格,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素质。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从项目策划、实施方案编写和项目实施、监督、验收,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确保项目实施不走样,资金使用科学合理。2015年,市直机关工委与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组织开展了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最美驻村工作队”的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23个“最美驻村工作队”予以表彰激励。与此同时,市扶贫办与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全市驻村工作队长赴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专项培训,并为每个驻村工作队拔付1万元工作经费。期间,针对基层食宿条件差、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水土不服等种种困难,帮扶单位领导到村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交通、食宿等生活问题,让驻村工作队员安心扶贫。有的工作队帮助农户推销“农村笨鸡蛋”,帮助村民回县城交个话费、汇个款、取个包裹等等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却换回了“干部是带着真心和诚心来驻村的”,这样真诚的话语,让干部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有的工作队走访慰问了村里的贫困户、老党员,并且联系帮扶单位送来面粉、食用油、鲜奶等生活用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他们。两年多来,驻村工作队员们和村民一起春种、夏耘、秋收,皮肤晒黑了,生活习惯改变了,思想意识也有了彻底的转变和升华,渐渐的,都把当地乡亲当作自家人,他们为村民做的自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被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认为这些干部是好样的。驻村干部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融入到群众中间,赢得了群众信任,密切了干群关系,被老百姓称之为“最美驻村工作队”。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