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网 > 百姓生活 > 正文

李少莉九零年代从内蒙古棉纺织厂的精准一跳,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发布日期:2022/11/7 20:21:46 浏览:216

来源时间为:2022-11-06

李少莉九零年代从内蒙古棉纺织厂的精准一跳,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2022-11-0614:19:05来源:

河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李少莉的简介中看:1984.06--1990.04她在内蒙古棉纺织厂工作。(其间在呼和浩特市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1990.04—2003.07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工作。

李少莉正在工作中

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正是毛纺业的鼎盛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的毛纺工业是当时全国的领头羊,是利税大户。呼和浩特当地人俗称的“一毛”、“二毛”、“三毛”、“四毛”等纺织企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例如当时的“二毛”,职工有近5000人,年产精纺织品400万米。呼和浩特拥有的“群羊”、“山丹”、金羊”、“仕奇”、“荣冠”等著名品牌享誉全国,产品同时远销30多个国家地区。

八十年代末期参加展会的内蒙古地区纺织品

可以说,纺织业就是当时内蒙古地区的顶梁柱,明星产品—天花板。当地人都以能够在纺织厂工作感到骄傲。那么在如此大好的背景下,初出茅庐的李少莉如何能在1990年,24岁的时候,预测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纺织业的没落,精准一跳?

想要了解这些,就不得不从内蒙古棉纺织厂和当地中蒙医学的兴起说起。

“诺和木勒”蒙古语是纺织的意思。诺和木勒大街就是呼和浩特市城南的毛纺大街。当时,这条街因毛纺织业的创建而得名,又因毛纺织业而闻名全国。同时这里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条纺织大街。

当时的诺和木勒大街,甚至当地市场也以纺织品牌命名

内蒙古棉纺织厂于1964年4月建厂,2000年和内蒙古第四毛纺织厂合并成为内蒙古铁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1984年,随着内蒙古毛纺织业的急速兴起,内蒙古棉纺织厂也迅速扩大。同年10月,厂工会创建了第一个“职工之家”,内设70余平米的游艺室,有棋牌,扑克和乒乓球等娱乐设施,供职工消遣。可见当时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

内蒙古棉纺织厂正门照片

内蒙古棉纺织厂院内象征钢钎,铁锤,战士的雕像

内蒙古中蒙医医院成立于1958年,与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合署办公,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健康街11号。2013年,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

李少莉自1985.11--1990.04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根据多方的说法,有人说是当时内蒙古卫生局有中医的学习名额,所以棉纺织厂就在1985年末,安排她去学习。还有一种说法是,她当时认识了某个中医医生,受其影响所以才主动去学习中医。无论哪种说法都没有依据,暂且不论。不过事实是,这一学就是5年。

而自1958年起,内蒙古地区,既有中医,又有当地的蒙医。中医和蒙医在治疗疾病时又有很多相似和互通的地方。比如中医有针灸,蒙医有灸疗术(即用灸草柱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的一种疗法)。所以,当地才有了中医蒙医结合的医术,也就有了后来的内蒙古中蒙医医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到90年代后期,国企开始走下坡路。由于不法商贩盛行,产生了不少无资质的非法个体私营作坊。他们盗用品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形成廉价羊毛大战,给大型国企造成了巨大冲击。因此,当地棉纺织企业面临着破产、兼并、收购、重组的命运。

纺织业的巨变导致一片衰败的景象

1990年,李少莉正是在内蒙古纺织业发生巨变之前,转行来到了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工作。用时下流行的话讲叫“跳槽”。

作为一个当时只有24岁的年轻姑娘来讲,能够放弃旱涝保收,收入有保证的“铁饭碗”,去从事医疗工作,不知是下了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可能当时的她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次正确的决定,改变了今后的命运。

李少莉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纺织企业的工人出身,在长达5年的时间学习中医之后,以独到的眼光和超凡的魄力,通过这精准的一跳,实现了华丽转身。

但只从这一件事情上看,她一定不是空有虚名,陵谷崔嵬雷鸣瓦釜之人!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