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网 > 下设单位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盟市新闻发布包头市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0/2/17 5:31:26 浏览:1086

扶贫工程全力攻坚

(一)建立政策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包头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实施方案》、《2018年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方案》、《包头市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37个健康扶贫政策文件,压实健康扶贫任务和责任,全力打好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精准实施分类救治,以旗县区为单位,针对贫困患者病情不同,对重点贫困人群实施精准施治、靶向治疗。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进一步扩大救治病种覆盖面,在自治区14个病种的基础上,增加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白内障等病种,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对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开展“送医配药送健教”活动,定期随访进行健康干预。持续推进健康扶贫“五个一”工程,为15598位贫困人口建立1份健康档案,同时签订1份医疗服务协议、发放1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手册、签约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1次免费健康体检,已体检12436人。

(二)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减轻贫困慢病患者负担。完成6544人慢性病鉴定,为贫困慢病患者15095人次送医送药174.8万元,累计兜底保障3883人。医疗扶贫救助基金住院受益人次8867人,总花费7584.14万元,报销7209.28万元;慢性病11172人次,总花费283.81万元,报销270.23万元,报销比例均达95。加强贫困人口患者医疗救助工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住院转诊工作。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人口在旗县区级医疗机构就诊实施“先诊疗、后结算”机制,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

七、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落脚点,计划生育政策深入落实

(一)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开展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科学研判人口形势,建立10部门协调机制,优化妇幼保健、母婴设施、婴幼儿照护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积极开展母婴设施建设工作。强化母婴保障,开展生育全程服务。成立了全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全市各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与助产机构之间建立起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转诊、技术指导等双向协作关系。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免费发放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有机整合了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儿童预防接种、计划生育服务等内容。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启动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

(二)做好家庭发展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完成了2018年计划生育家庭三项制度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国家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目标人数6547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目标人数2345人。扎实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实现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三个全覆盖”,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优先就诊、优先转诊、便利就医等服务。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多种模式,打造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12个,医养结合试点10个。充分发挥国家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重点联系城市的带头示范作用,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区(旗县)创建工作,今年我市被自治区推荐为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市。

2019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总方略,着力打造健康城市建设示范模式,健全公共卫生体系,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探索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振兴蒙中医药事业发展,抓好蒙中医药传承创新;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和就医秩序,启动包头市居民电子健康工程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建立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专科联盟和紧密型医疗集团;实施健康扶贫防病行动,全力攻坚健康扶贫工程,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环节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人们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全面落实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健康新需求。请问市卫计委今后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刘宏泽:为加强我市医疗服务管理,推进健康包头建设,进一步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我们重点采取以下举措:

(一)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三级综合医院要开设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二)创新急诊急救服务。以基层首诊、院前院内结合,积极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医疗机构内部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发挥医联体一体化作用。医疗机构明确分工协作任务,完善双向转诊通道和上下协作关系,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

(四)拓展日间医疗服务。三级医院要稳步开展日间手术,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五)推进智慧医疗服务。以“互联网 医疗”为手段,推动医院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诊间(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服务;实现配药发药、患者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全市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

(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推动护理服务能力建设,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优质护理服务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

(七)转变药学服务模式。二级以上医院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要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有条件的医院开设药师门诊,为患者提供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咨询及药物治疗相关服务。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

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

(八)加强后勤服务管理。大力改善医疗机构设施环境,各区域布局合理,标识清晰;完善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行动不便的患者就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服务。

(九)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落实医务人员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落实“一医一患一室”,保护患者隐私。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和机制,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十)升级优化门诊服务。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简易门诊和相应取药窗口。进一步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支付缴费等服务。三级医院、旗县级综合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普遍实行电子排队、叫号,节约患者就医等候时间。

(十一)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医疗机构要根据患者就诊情况,灵活调配机构内医疗资源,打通影响患者看病就医体验的瓶颈环节,及时调配门急诊资源,确保季节性疾病就诊高峰时门急诊运行平稳有序,缩短高峰时段窗口排队时间。

(十二)发挥中蒙医特色优势。建立符合蒙医中医学术特点的综合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蒙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

记者:目前家庭医生签约还存在知晓率低或者签而不约的情况,请问如何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

云冠星:2018年,我市积极推行“六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全市71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838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其中,4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被确定为自治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点。截止11月底,全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3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63。

促推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应重点在“两个吸引力”上下功夫,即一是提高医生主动签约的吸引力,二是提高群众参与签约的吸引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搭建市、县、乡、村家庭医生签约组合团队,提高签约履约服务水平

我市积极推行“六师共管”的服务模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上下联动,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技术帮扶协作关系,与上级医院医生建立组合式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提供预约专家、预留床位、绿色转诊通道、双向转诊服务和健康咨询等服务,让签约居民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增强居民的认同感。

(二)推行个性化签约包,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以需求为导向,确定2类基本服务和1类个性化服务,2个基本服务主要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转诊预约和医药咨询服务;居民健康随访、年度健康评估指导、居民及家庭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类个性化服务是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有偿服务。部分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试点推行个性化有偿服务包,考虑成本合算,确保收费合规,为有需求的辖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服务包主要由购买居民个人支付,基层医疗机构适当减免。

(三)建立制度措施,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绩按效取酬

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内部分配机制,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核定的任务和分工,签约服务中严格履行各项服务承诺,并对签约服务情况进行有序推送和时效评估。市、旗县区卫计部门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控制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对签约服务的考核监管,按绩按效兑现签约服务经费,对签约服务工作突出的家庭医生团队予以表彰奖励。

(四)广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提升群众知晓率

一是利用5月19日“世界家庭医生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列宣传活动,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内容,传播以签约服务促进健康管理的理念,增进家庭医生团队社会美誉度,提高居民签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积极挖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秀事例和典型经验,从提升签约居民感受的角度,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让居民理解现阶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和标准,合理引导居民的预期,为家庭医生签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记者: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孕产妇全程服务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红:为有效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多,人民群众对母婴健康服务需求增高的现状,保障孕产妇、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我市全面推行了“孕产妇全程服务管理模式”。

在孕前风险评估管理、孕产期全程保健管理、妊娠风险筛查管理、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产后服务和健康管理六个环节上,为孕产妇提供全程服务精准服务和全程管理,保护孕产妇、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有机整合了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儿童预防接种、计划生育服务等内容,将孕产妇按妊娠风险严重程序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五种颜色分组标识,动态管理。

同时以全市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为依托,建立起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会诊网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孕产妇、新生儿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母婴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满足人民群众对母婴健康服务的需求。

上一页  [1] [2]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