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网 > 资讯杂谈 > 正文

内蒙古司法改革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变化

发布日期:2017/7/13 4:02:54 浏览:846

司法责任制、立案登记制、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内蒙古自治区在深入推进司法改革过程中,为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民权益方面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百姓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2017年6月中旬,市律师郭志奇走进临河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立案,取号、排队、导诉咨询、窗口办理、立案、分案完毕,整个流程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并且他当场就拿到了一张便民小卡片,卡片上印有负责这个案件的法官的办公电话,当事人只要拨打电话就可以了解自己在诉讼各个环节中的权利和义务。

改革为人民群众打开了一条通往公平正义的便捷之门。自2015年我区法院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全区各级人民法院全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法院仅对起诉的形式要件进行核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改革举措受到广泛好评。2016年,全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88308件,其中新收案件576806件,审(执)结603636件,同比分别上升17.77和33.80,创历史新高。

“法院立案的门槛降低,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法院解决自身难题,维护好自己的权益,省时省力。”市九原区人民法院焦敏法官告诉记者。“现在立个案真是快,只要诉讼材料齐全,打官司还是很方便的。”在九原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刚刚立案成功的当事人刘德军说。

立案登记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推进司法公开……“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让老百姓感受到真切的变化。立案登记制等制度的实施,大大方便了群众,节省了时间,保障了群众参与诉讼的权利;司法文书上网等司法公开举措,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法院副院长王玲说。

公正司法,监督不可或缺。我区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日,内蒙古市中级人民法院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点对点”远程视频系统,公开审理了一起由扎兰屯监狱报请的减刑、假释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审判席上除了身着法袍的三位法官外,还有两名人民陪审员,他们是该院经严格选任和系统培训后首批上岗的人民陪审员。据了解,呼伦贝尔市中院积极探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出台了《呼伦贝尔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方式、履职范围、权力职责、管理考核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制度框架体系,不仅为法官“员额制”改革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而且通过创新“1 N合议制”审判模式、人民陪审员参与执行工作模式,有效缓解了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提升了审执工作质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与此同时我区还持续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现有458名人民监督员上岗履职,强化了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稿源:社融媒体)

《内蒙古司法改革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变化》相关参考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内蒙古司法厅、内蒙古、内蒙古包钢钢联、内蒙古动车、内蒙古银行、内蒙古 监狱、内蒙古兴和县、内蒙古否认活埋百狗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