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网 > 百姓生活 > 正文

内蒙古岩画的分布与特征

发布日期:2021/8/22 2:48:06 浏览:1144

,南吉板登和敖曾有60幅,海林嘎顺有20多幅。这个区域的岩画类型主要也是动物岩画,其中羊、马最多,此外,另有人物、放牧、狩猎、蹄印、车辆等岩画类型(图五),岩画的制作技法主要为凿刻,磨刻较少。

3.固阳岩画

位于固阳县境内,有前公中、秦长城、杨二坝、后二圈等几个岩画点。长城岩画位于包头市金山镇西北的天面此老北山,岩画凿刻在长城内侧的建筑石块上,共有106幅。前公中岩画位于固阳县城东北的前公中村,仅有1幅岩画,其上为一只昂首挺胸、作回头状的鹿的形象。这个区域的岩画类型比较单一,以动物岩画为主,单体动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并且多数为羊。羊的造型也很有特点,有的对“羊肚”进行刻画,这种造型不见于阴山其他地区。此外,还有少量的骆驼、马、鹿、蛇等动物。人物岩画中有骑者和双手插腰的舞者形象。放牧岩画数量不多。制作技法均为凿刻。

4.明安岩画

位于明安镇一带。主要有强盘(呼仍好饶)、白生、德里格尔花、哈日达嘎、满天、杭盖等岩画地点。共有岩画约60多幅,岩画类型有动物,动物以羊为主,还有马、鹿、狼、牛等,另有车辆、蹄印、骑者、人物、图案、舞者、符号等类型岩画。动物群岩画数量最多,放牧岩画所占比例也比较大,放牧的对象多为羊和马。此外,符号岩画中的部分符号与达尔罕岩画和巴音敖包岩画的符号有较大的相似性。岩画的制作技法均为凿刻。

(四)巴彦淖尔岩画

1.莫里格其山及周边岩画

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东南部的新忽热苏木、巴音哈太苏木一带,有牧仁嘎查、西莫勒其山、阿勒其山、莫里格其山、苏木图等岩画点。地形上属色尔腾山的西部。其中,莫里格其山的岩画数量最多,有141幅岩画。在这个区域,动物岩画的数量最多,有单体的动物岩画,也有成群的动物出现在一个画面。动物以羊和马最多,也有少量的鹿、牛、骆驼及猛兽等。此外,还有人物、放牧、符号、狩猎及车辆等岩画类型。该区域有描述出行或迁徙场景的岩画,比如群马奔走图,画面中动物众多,朝着一个方向行进,场面十分壮观。岩画的制作技法均为凿刻,岩画的表现手法为线条式造型,兼有剪影式造型。岩画整体风格以写实为主。

2.几公海勒斯太及周边岩画

位于乌拉特中旗温更镇、乌加河镇一带,地形上属狼山的东段。有归属于温更镇的几公海勒斯太、海林忽都格山、巴音满达呼山、地里哈日东、地里哈日山、塞根木都山、巴仑呼都格山、达来麦山、北山、东五队、乌勒斯太沟等岩画点,也有乌加河镇的朝尔亥沟、布勒斯太沟、白齐沟岩画点,以及呼勒斯太苏木的地里哈日、海其沟、本巴台沟、补化沟岩画点。这一区域岩画分布集中,数量众多,有585幅岩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动物岩画(图六),鹿的出现次数最多,还有羊、马、骆驼等,猛兽的数量也较多,此外,还有牛、猪、鹰等。值得注意的是狩猎岩画,不仅数量多,且画面刻画生动。放牧、人物也是主要的岩画类型,此外,还有人面像、符号等类型。岩画的制作技法主要为凿刻。岩画的表现仍多是以线条造型为主,兼有剪影式造型。

几公海勒斯太岩画群地处狼山东段,所属地形为谷地,南邻河套平原和乌加河,适宜居住且交通便利,因此,由岩画的分布推断这个区域或许为先人的生活聚居地,所以,出现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狩猎岩画,以及描述迁徙出行的岩画。

3.大坝沟及周边岩画

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境内,地形属狼山中段。大坝沟、东升庙北沟、朝天沟、滴水沟、巴日沟岩画点属巴音宝力格镇。岩画多凿刻在沟口的崖壁上。巴日沟内3千米有一幅刻画精美的五虎图,虎的神态生动、逼真,堪称岩画中的精品。炭窑沟、玻璃沟、佘太沟、青稞沟等岩画点归属于呼和温都尔镇。宝儿汗山岩画点则位于潮格温都尔镇。这个区域共有岩画254幅,其中大坝沟的岩画数量最多,其次为炭窑沟。这里动物岩画的比例最高,动物种类主要有羊、马,鹿出现的次数比较多,猛兽岩画也比较多,有虎、豹等,也有虎食兽等题材,此外,还有少量的骆驼、牛、狗及鹰或鸟等。岩画类型还有狩猎、人物、放牧、人面像、符号等。车辆和足印岩画亦有分布,但数量不多。岩画的制作技法主要为凿刻,其次为磨刻,人面像岩画多为磨刻技法,并且以线条式造型为主。

4.格尔敖包沟及周边岩画

分布在巴彦淖尔市磴口西北部,地形上属狼山的西段。主要有沙金套海苏木的格尔敖包沟、默勒赫图沟、托林沟、哈隆格乃山、达沁沟、浑迪沟等岩画点,哈腾套海苏木的阿贵沟、乌斯台北沟、乌斯台沟、格和尚德沟、红德里沟、布敦毛德沟、通苦沟北、大坝沟等岩画点。岩画共计516幅。

其中,格尔敖包沟岩画群的岩画数量最多。这个区域,动物岩画最多,动物种类主要有羊、马、虎、鹿,此外,还有少量的鹰、牛、狗、蛇、骆驼等。狩猎、放牧、人物岩画也占有较大比例。人物岩画中,有骑者、舞蹈的人物形象,以及人和动物组合的类型。人面像岩画(图七)在这个地区有集中的分布,并且多见圆、凹坑、同心圆等图形。有描述出行或迁徙的岩画,也有描述战争的岩画。足印岩画、车辆岩画极少。岩画的制作技法以凿刻为主,人面像岩画则多磨刻。岩画的表现手法仍以线条式造型为主。在这个区域,人面像岩画的大量分布说明这里不仅是人们的生活聚居地,同时这里也频繁地举行祭祀活动。

(五)桌子山岩画

分布于位于乌海市东部的桌子山,岩画多分布在沟谷地带的沟口,地势开阔。主要有召烧沟、苦菜沟、毛尔沟、苏白音沟、苏白音后沟、雀儿沟6个地点。共有119幅岩画,岩画个体360多个。桌子山岩画最明显的特征是岩画内容主要为人面像岩画(图八)。人面像岩画大概占其岩画总数的80,并且主要为磨刻的制作技法,部分为凿刻、磨刻相结合。人面像岩画主要分布在召烧沟。人面像岩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头部外围多数有类似太阳光芒的线条。此外,该地区还有动物、人物、凹穴、足印、建筑等岩画类型,动物的种类有羊、马、鹿、虎、狗等,其中羊的出现次数最多。人物岩画包含骑者、舞者。

三、内蒙古西部岩画的分布与特征

内蒙古西部的岩画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的最西端,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沟、滩地等。阿拉善左旗的岩画点位于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地带,多分布于阴山的余脉和贺兰山的西麓。阿拉善右旗岩画集中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部,曼德拉山岩画位于这个区域。

(一)阿拉善左旗岩画

在阿左旗北部,主要有银根岩画和敖伦布拉格岩画。银根岩画分布于阿左旗北部银根苏木西北约30千米的查干扎德盖嘎查境内,有岩画30多幅。岩画多数凿刻于山中的黑色玄武岩上。敖伦布拉格岩画分布于阿左旗东北部的敖伦布拉格镇巴彦哈日嘎查乌曰图乌兰山南麓一带,有岩画133幅。在阿左旗南部,岩画分布于腾格里额里斯镇的骆驼山、双鹤山一带,有骆驼山、双鹤山、鹰湾、三个井、松鸡沟、科学井等岩画点。其中,位于腾格里额里斯苏木北60千米处的清水沟、牛水沟和人面沟岩画点,以及位于巴润别立镇南部的科学井岩画点,多分布有磨制而成的人面像岩画。这一区域内,动物岩画是主要的岩画类型,有羊、马、骆驼、狗、鹿、虎等,此外,还有放牧、人物、狩猎、骑者、符号、人面像等岩画类型(图九),也有猛兽捕食的题材,岩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制作技法以凿刻为主。人面像岩画多为磨刻,且刻痕清晰、造型抽象。

(二)阿拉善右旗岩画

1.曼德拉山岩画

位于曼德拉苏木呼德呼都格嘎查西南13.6千米的曼德拉山,岩画分布在东西长3千米、南北长6千米的黑色玄武岩岩脉上。据2003年普查的数据,曼德拉山共有4234幅岩画,有动物、放牧、狩猎、村落、人物、蹄印、手印、交战、符号等岩画类型。动物岩画的数量最多,动物以羊为主,此外,还有骆驼、马、牛、鹿、狗、虎等。岩画制作技法主要有凿刻和磨刻,并通过大量剪影式造型来表现岩画。其中的大型围猎、列骑、征战、迁徙、村落(图一〇)等画面,图像栩栩如生。

2.雅布赖山手印岩画

雅布赖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端,呈西南—东北走向,纵贯阿拉善右旗中部。该地区发现的手印岩画点有6处,均分布于雅布赖山的洞窟中,分别为陶乃高勒、布布洞窟、特格几格上下洞、额勒森呼特勒、乌库勒础鲁图。乌库勒础鲁图手印岩画是阿拉善右旗文物局在2017年的新发现。6个洞窟共有90个手印岩画(图一一)。这些手印均为喷绘而成。手印岩画是世界岩画中的常见题材,目前我国发现的手印岩画并不多。巴丹吉林雅布赖山脉是我国洞窟彩绘手印岩画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对研究我国洞窟彩绘手印岩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龙首山岩画

龙首山岩画分布在阿右旗西南的额日布盖苏木和阿拉腾朝格苏木境内。西北起桃花山南麓,东南至哈日根纳高勒中段,均分布有岩画。已发现的岩画点有13处,分别是哈日根纳高勒、坤岱图、岱日图、大花岭、乌德哈布其拉、双井子等。岩画的类型有虎、蹄印、骑者、人面像、放牧、狩猎等。岩画制作手法主要为凿刻,刻痕较浅。

4.其他岩画点

阿拉善右旗的苏亥赛、希博图、海日很、阿日格楞台、夏拉木等岩画点,岩画数量多,且内容丰富。苏亥赛岩画位于曼德拉苏木固日班呼都格嘎查东南的苏亥赛丘陵地带,希博图岩画位于曼德拉苏木夏拉木嘎查西北14.9千米的希博图山,海日很岩画位于阿拉腾敖包镇呼木德勒嘎查以西25.2千米,阿日格楞台若画位于阿拉腾敖包镇巴音塔拉嘎查西北10千米,夏拉木岩画位于曼德拉苏木额肯呼都格嘎查境内的夏拉木山。岩画的类型有动物、放牧、狩猎、人物、蹄印、符号、人面像等,动物有牛、马、羊、骆驼、狗、虎、鹿等。制作技法则主要采用凿刻和磨刻。

四、结语

内蒙古岩画自东向西呈带状分布,几乎涵盖了中国北方岩画的主要分布范围。从内蒙古岩画的整体分布特征来看,在岩画类型方面,各个区域多以动物岩画为主,动物种类主要有马、羊、牛、鹿、狗、虎、骆驼等。人物、放牧、狩猎、舞蹈、车辆、骑者等也是常见的岩画类型。动物、狩猎、放牧等主体岩画类型的内容反映出,创造内蒙古岩画的人群处在北方猎牧经济模式下的生活形态。内蒙古的多数岩画成于青铜时代,人面像岩画则作为一种特殊的岩画类型,其年代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

在岩画的制作技法方面,凿刻为主要的技法。这种技法以石质或金属工具进行敲凿,以凿刻出的通体密集凿点体现出岩画图像的剪影式效果,抑或通过凿点形成的线条表现岩画的造型。磨刻也是常用的岩画技法,往往先凿刻出线条轮廓,再使用金属或石质工具对线条进行反复的磨制,磨制出的凹槽很深,线条清晰。也有直接以金属工具划刻出的图像,这种技法使用较少。一般来说,动物、人物、放牧、车辆等常见的岩画类型多采用凿刻技法,人面像岩画则多为磨刻。

在表现手法和风格方面,岩画以线条式造型为主,即以凿刻出的线条来表现形象。同时,岩画兼有剪影式造型,即以通体密集的凿点体现出剪影式的图像。就岩画风格而言,动物岩画以写实性和具象性为主要特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动物的主要特征,比如,羊角稍长并向后弯曲,马尾长且自然垂落,狗尾短并向上翘起,猛兽则有利爪和身体纹饰,鹿有多枝杈的鹿角,等等。岩画中的人物形象多以或粗或细的线条表示,却能够通过其形态和动态表示人物的具体行为,比如,舞蹈、骑马、牵马、狩猎、游戏、作战等,既简洁明了,又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因此,内蒙古岩画的主要类型以写实为主,整体体现出了粗犷、质朴、简洁的特征。但是,人面像岩画多数表现的很抽象。有的具有头部轮廓,五官抽象;有的不具备头部轮廓,只突出五官,或仅以眼部代表整个人面的图像特征,整体风格显得更加诡异、神秘。

整体上看,内蒙古岩画在类型、技法、表现形式及风格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共同特征,这种共性源于在中国北方地区相似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下所体现出的生产方式的相似性,进而表现出相似的文化内涵,以及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岩画表现形式,而东西文化交流下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也促进了内蒙古岩画共同特征的形成。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人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 通讯:“魅力黄河05-17

    来源时间为:2023-10-26新华社记者郭丹热情奔放的马头琴演奏、大气深情的蒙古长调、激情洋溢的蒙古族独舞……24日,一场来自中国内蒙古的精美视听盛宴在东京多……

  • 30℃内蒙古半人高火锅室外开涮05-17

    来源时间为:2023-01-04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当地冰雪活动启幕。在-30℃的寒冬里,大家围着一个半人高的铜火锅,在升腾的水汽中吃着本地……

  • 癫!乌海一女子撒酒疯多次报警!!!05-15

    来源时间为:2024-05-10近日,乌海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滨河派出所民警及时处置一起扰乱办公秩序治安案件。2024年5月6日23时至5月7日凌晨2时,乌海市“……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