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6-26
打造权威品牌,解读名校之声。2024年全国高校面对面特别栏目《直击高招·名校之声》通过邀请全国高校招办负责人,对本校师资力量、政策变化、培养模式、就业发展、学生活动等进行深入采访,让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掌握高招信息,了解高校特色,提供报考建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广东医科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主任周艳芳。
主持人: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以及广东医科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
周艳芳老师: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广东医科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主任周艳芳,很高兴参加《名校之声》栏目,向各位考生和家长介绍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创建于1958年,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3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预防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药学、统计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1个专业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校共有3个专业获评A以上,20个专业获评B ,10个专业获评B。此外,学校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疗保险、药物分析、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实验技术、生物统计学、康复物理治疗8个专业位列全国前十,5个专业位列全省第一,15个专业位列全省前三。
主持人:广东医科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有无增减,招生专业有无变化?
周艳芳老师:广东医科大学今年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广东省普通类物理类计划增加267人,历史类计划减少323人。广东医科大学今年仍面向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
2024年学校共有36个专业招生,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分别为:法医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眼视光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分析、中药制药、中药学、化妆品科学与技术、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生物统计学、儿科学、助产学、海洋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健康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英语。
各专业详细介绍请关注“广东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查看往期推文或查询2024年招生简章。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
周艳芳老师:学生入校后转专业按照“限制类专业”“跨学院专业”“学院内专业”“新生调剂专业”分类实施。限制类专业含临床医学类专业(含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等)、口腔医学专业。新生调剂专业仅为当年广东省招生需要进行专业调剂录取的专业(限制类专业除外)。
(1)限制类、跨学院转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面试成绩合计为考核总成绩,其中学业成绩占比为80,面试成绩占比为20。限制类、跨学院转专业的学业成绩计算按照各专业第一学年相同公共必修课算术平均成绩。面试考核指标包括对申请转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兼顾心理素质及沟通能力等综合评价指标。
(2)学院内转专业的计算方法由各学院自行制定规则。
(3)新生调剂专业的考核总成绩按照高考分数与生源地所在省相同批次最低投档线的比值。
申请限制类转专业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上一学年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须排在本年级本专业前10(含10);
(2)上一学年必修课和指定选修课无考试不合格(含缺考)记录;
(3)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无缓考记录。
新生调剂专业要求高考文科考生不得申请转入只招收理科考生的专业。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学生申请转专业,在符合首选科目要求的前提下,再选科目中至少有一门符合转入专业的选科要求。
主持人:对于即将高考填报志愿的学生来说,广东医科大学还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呢?
周艳芳老师:亮点1:聚焦需求:开设新专业,学子选择更多元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学校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加强人工智能、海洋医药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创新医工交叉人才培养路径,积极推进“新医科”“新工科”等专业设置调整以及专业建设工作。
2024年,广东医获准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海洋药学2个新专业,专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在为学子递上打开广东医大门钥匙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选择。
亮点2:联合学士学位,教育资源更丰富
广东医科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地处松山湖科学城的两所本科院校,具有地域相邻、学科互补的天然优势和坚实的合作基础。2023年,两校合作的3个联合学士学位项目首次招生,开创广东省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先河,是在广东医校内开展医工交叉融合基础上的再深化。
“药学 应用化学”“药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医学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3个联合学位招生计划及培养方案旨在通过校际合作,共同培育更加贴合相应专业未来发展需要的医工联合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两校联合培养的3个项目、5个专业,都是双方的“王牌专业”。以药学专业为例,广东医科大学药学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和一流专业,药学学科2021年晋升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为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实力不俗。
凝聚两所学校之力而办,联合项目的学子将会聆听到两校众多名师的教诲,享有两校优质的学科资源,于两个校园学习,共撷芳华。学生在招生录取所在学校注册学籍,符合两校各自的学位授予标准,将被授予联合学士学位。
亮点3:师资力量雄厚,育人实力更顶尖
今天的广东医科大学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校园里1400余位专任教师在此春风化雨、润泽桃李,其中双聘、外聘院士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他们潜心研究、传道授业,组成了广东医科大学闪亮的“金名片”,践行着学校“教书育人、为国育贤”的办学初心。
校园中,他们教化育人、传承薪火,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国家级称号见证着他们的兢兢业业,累计获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
这些优秀教师既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为学子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也是学校教研道路上的“创新标兵”,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贡献力量。
亮点4:学院 书院 产业学院(医院),产教融合更强劲
广东医科大学坚持特色办学,深入探索“学院 书院 产业学院(医院)”的立体化、多元化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广东医科大学思政育人社区,着力构建具有广东医历史传统和发展特色的“十大育人”体系,现建设立志书院、立德书院、立仁书院、求真书院、求精书院、求实书院、求新书院等7个本科生书院。
相关书院还陆续推出“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暖心计划”“攀峰100”等项目计划,不断打造书院育人精品项目,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为学子的综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瞄准医学职业发展,为了适应未来医学人才的需要,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开设了卓越临床医学特色创新班等60个“医学 ”特色创新班,构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用本科生双导师制、小班教学等创新形式,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在广东医找到“归属感”。此外,学校开设6个微专业培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为学子跨学科学习带来了多元化选择。
近年来,学校稳步有序推动医工融合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产教融合打造未来学院、学分制改革、辅修专业改革、三全育人改革、体美劳育人体系创新主题活动等领域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为求学于此的学子带来更多新体验。
亮点5:附属医院实力雄厚,实践体系愈发完善
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样也需要过硬的实践能力。广东医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让每一位学子都可以在一流的实操环境中提升动手能力。
学校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首批9家医院之一,附属顺德妇女儿童医院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妇产、儿童医院100强”。
学校还有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有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9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3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有力保障了教学需求,为学子的成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
凭借强劲的办学实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选择在这片热土上播种梦想,不断提升学术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近三年来学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平均通过率位居全国前列,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在99以上,学生实操能力收获。
亮点6:校园文化丰富,成长之路更精彩
作为医学类院校,广东医科大学致力于发挥医学人文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不同风格的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多年来,学校以“大学生校园文体艺术节暨生命文化节”和“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暨书香悦读节”为主要抓手,不断积淀具有广东医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里,学子纷纷登上药膳制作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舞台,发挥特长,展现青春风采。
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2016年至今,广东医连续八年获得全国“最佳实践大学”殊荣,连续三届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四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各色各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培养注入无限动力。
亮点7:共筑医学梦想,发展前景更广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广东医科大学尽己所能,为每一位学子开拓宽广的成才路径,创造多元的发展机会。学校曾获得《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收获多种赞誉。
66年来,从广东医奔赴社会的20多万校友,怀揣满腔的家国情怀,投身到祖国建设的滚滚浪潮中,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绽放光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中书写了一个个辉煌,为母校赢得了广泛的良好社会声誉。
“抗非”一等功臣、治愈广东第一例“非典”病人的1983届校友邓子德;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被授予赤道几内亚国家最高荣誉奖国家独立勋章的1998届校友骆庆明;任教哈佛大学医学院,先后在Nature上发表数十篇优秀研究论文的1982届校友黄培根。……他们让广东医的“金名片”闪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近五年来,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7.20,在省内位居前列。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
主持人:学校2024年专业录取规则是什么?
周艳芳老师:提前批订单定向医学生计划和普通类均为平行志愿录取。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
普通类(文科类或历史类、理科类或物理类)专业分档时,根据各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先安排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