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网 > 百姓生活 > 正文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

发布日期:2016/9/18 17:59:07 浏览:2078

内蒙古辅导,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 印发实施方案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内蒙古2016年高考政策、国务院印发方案通知。

各盟市教育(教体)局,各高等职业院校: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2016年9月5日

附件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范职业院校办学行为,实施依法治校,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自治区“十三五”教育规划,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校,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培养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产业升级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经过近三年努力,职业教育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和标准得到全面落实,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更加巩固。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健全,招生、教学、学生、后勤、实习等管理行为规范有序,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办学活力持续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内外并举、多元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

(三)实施原则

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以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制度规范为支撑,坚持问题导向与标本兼治相结合,坚持规范办学与激发活力相结合,坚持把握全面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活动贯穿与科研引领相结合,在规范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1.规范招生秩序活动。加强对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录取工作的过程监管,科学确定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依法依规加强招生资格审核和管理。中等职业教育要分盟市建立统一招生、录取平台,逐步推行网报志愿、网上录取。建立和完善院校招生工作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招生信息公开,接受考生及其家长、社会的监督。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不以虚假宣传和欺骗手段进行招生,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

2.学籍信息核查活动。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电子注册,严格按照经招生录取且实际到校就读的新生名册建立学生学籍,加强入学复查、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杜绝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定期核查机制,加大学籍系统数据应用与考核力度,推进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3.落实教学标准落地活动。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保持一致,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执行的规范性。

4.强化实习实训管理活动。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落实实践性教学、顶岗实习的时间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全面掌握学生实习表现;明确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及时对学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习实训师资力量,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习教学管理与服务,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实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维护职业院校实习学生合法权益,每个学校都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给每位实习学生上实习责任险。

5.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处置机制。定期开展校园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重点强化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防灾减灾等专题教育,定期组织消防和防震等应急演练。

6.规范财务管理活动。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改革和绩效导向,各职院校要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基础能力建设、质量提升计划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过程控制,规范财务行为。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领域和本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职业院校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的检查指导,督促学校落实专项治理行动的各项要求,并建立长效监管治理机制,每年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总结,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案。

(二)完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

7.加快章程建设。职业院校依法制定和完善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章程,按要求及管理权限履行审批程序并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快推进章程建设,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在2016年底前完成,其他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下半年完成学校章程的制定或修订,并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高职院校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章程的制定、核准和备案工作。以章程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学校、行业组织、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8.完善制度标准。以贯彻国家和自治区相关管理规范、标准和规定为重点,职业院校全面梳理和完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及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制定学校管理工作手册,形成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强化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规范执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奖惩。

9.强化督导落实。树立学校章程法定意识,加强对管理制度、标准的宣传和学习,明确落实管理制度、标准的奖惩机制,强化管理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执行力。

(三)实施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行动

10.明确能力要求。按照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准和工作要求,围绕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和不同管理岗位特点,制定职业院校管理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细化院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

11.加强培养培训。职业院校要科学制订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建立分层次、多形式培养培训体系,强化管理人员职业意识。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自治区级培训等培训项目,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到企业挂职,支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支持职业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培育优秀教师团队。定期组织职业院校的院校长和其他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

12.健全激励机制。职业院校要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校内管理人员选拔聘用办法,建立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职称晋升、培养培训、收入分配等结合起来。学校主管部门支持职业院校编内聘用兼职教师,帮助职业院校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

(四)实施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

13.加强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制订和完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到2018年,自治区职业院校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职业院校要加强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教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各盟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制订和完善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建立起自治区、盟市、旗(县、区)、校相关数据互连互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14.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加强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成立以院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管理机构,职能明确并常态化开展工作。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技术队伍。鼓励企业专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参与数字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指导工作。

15.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丰富信息化运用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纳入教职工评聘考核内容,提升职业院校教学及管理人员运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力,逐步发挥大数据在学校管理诊断和改进中的作用,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效能。

(五)实施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

16.凝练院校核心文化。职业院校要从学校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设计。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总结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校歌、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制定校园文化(硬件)建设规划,设计好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等文化设施,利用好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平台,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评比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17.精选优秀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充分发挥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开设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职业需要的校本课程,加强校园技术技能文化积累。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进学校等活动,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引导学生树立立足岗位培训、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

18.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学生社团,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创新创业教

[1] [2] [3]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